来自唐山的牛人,18年横跨145个国家
李跃中,现年59岁,家住唐山路南爱国楼,自年开始单独骑自行车周游世界,18年骑行世界个国家。一顶小帐篷、一只防潮垫、一个小煤油炉、一台普通数码相机、几个笔记本、几件衣服和一辆国产自行车便是他的全部“行头”。
目前,这个震惊世界的唐山牛人,已横跨个国家。
据他年7月11日更新的一篇博客说:今于昆明已拿下老挝签证,将往老挝、东南亚,往澳洲。
(请在Wifi条件下观看,土豪随意)
震撼!今天的真实传奇---唐山人李跃中
文/袁一平年写于巴西
一、哪来华人流浪汉 得知英雄受欢迎
当广告部陆小姐把他带到面前,我先是吓了一跳:哪来一个华人流浪汉?瞧瞧他,蓬头垢面,一身灰土,活像马路上拾荒捡破烂的!经介绍才知晓,他就是骑自行车周游世界,行程九万公里,走过56个国家的李跃中。蓦然,心里对这位单骑英雄升起一股敬意。
我们报社的同仁们,也闻讯过来见识这位远涉重洋,从亚洲、欧洲、又穿过非洲抵达南美巴西来的不速之客,那种好奇心不亚于围观一个突然降临地球的外星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新奇地向他问长问短,一边问一边欣赏他沿途拍摄的各国风光相册,听他简述旅途中的生死历险记,还传看着他那两本各国签证盖得满满、而不得不加页的护照,与他交谈的话语里充满了惊奇与钦佩。
李社长当场代表报社,向他赠送了二百美元和一套运动服;打字员赵小姐送他香皂香波,没有说出口的潜台词是,请他好好洗涤一下万里之行的尘泥;沈编辑除了请大家陪他吃了一餐午饭,还摘下胸前一块心爱的羊脂古玉送给他,希望这块吉祥白玉能为他坎坷的旅途避邪消灾……报社同仁们浓浓情谊,使刚走过萨哈拉乾涸沙漠的李跃中,心里涌上一层沁心的滋润和甜蜜。同仁们都挽留他在报社住几天,正好他也需要稍事休整,并前往南美各国领馆申请签证,李跃中欣然应允,这就使笔者有了采访他的机会。
二、 从小立壮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今年43岁的李跃中,1957年出生在省唐山市。他天生性格内向,但是喜欢运动;从小他爱读书,最喜欢的还是中国古典文学。唐诗宋词百读不厌,至今他还能背下唐诗三百多首。读了那么多的书,就萌生了要去一睹书中所写名山大川的念头。于是从小立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976年李跃中高中毕业,这一年也是他人生最痛苦的一年。在那场惨绝人寰震憾世界的大地震中,他和父亲、哥哥幸运地从废墟里爬了出来,但母亲却被永远埋在了下面。这使性格原本内向的他,更变得少言寡语。他想外出旅游远离唐山,换个环境以排遣心中不散的痛苦阴翳。
旅游需要钱,1978年李跃中找了一份临时工的活,一年半的省吃俭用,积攒下了80元人民币。于是他辞别了工作,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旅游。
80元的盘缠实在太少,他买不起一辆老旧的自行车,更坐不起火车汽车,他所有的是两只不怕吃苦的双脚和一份超人的毅力和执著。于是,他决定徒步从唐山走到杭州。两个月时间里,日行夜宿,餐风宿露,睡屋檐,卧门洞。征途虽然很艰辛,但他却自豪欣喜地登上了五岳之首泰山,游览了孔孟故乡,观赏了宁沪沿途的名胜古迹,最终走过西子湖畔,及至钱塘江边观潮。然而,当他返回唐山时,几乎身无分文了。
“游山玩水”真是妙!一趟杭州之行,使他视野大开,信心倍增。有生之年,游遍整个神州中华的计划在心中形成了。
为了筹备下一次更远的跋涉,他需要积累更多的钱。申请了一张个体户执照,在唐山新城街摆摊做起小生意来。他起先经营服装,后来卖过电褥子。在新城街同是摆摊挣钱,别人赚钱是为了发财,而他赚钱是为了看世界。
1982年,他的荷包慢慢鼓了起来,当有了三千块钱的时候,他撤了新城街的摊位,买了一辆永久自行车,添了一架二手货的照相机,再置上吊床、雨布、毯子等行头,开始实施他酝酿已久的单骑游中华计划。
这一年又二个月的时间,他走了19个省市自治区,行程二万五千公里。 三、 毅然踏出国门 落户保家利亚 二万五千公里走下来,盘缠告罄,回到家乡又重新开始赚钱。他筹资盖了一个小板房,做起了批发皮鞋的生意,当起小老板来。然而80年代末,小板房将限期被拆除。挫折之中,朋友给他指了一条出路:出国到东欧去吧。好男儿志在四方,到海外去看看另一个世界也不错,他拿定主意--出国。
闯海外首先要过语言关,他开始自学英语,一年苦读他就掌握了日常用语。会讲话固然重要,如果有一技在身,出国不是更便于谋生吗?于是,他又学了两个月的厨师速成班。拿到三级厨师证后,他到一家小饭店打了一个月的义工,当实践证明他的厨艺实打实没有了问题,1991年便踏上了去保加利亚的征途。
初到保加利亚,李跃中先给一家中餐饭店打工,这家饭店是中国人和保加利亚人合开的,当时保加利亚还少有中国人,更缺会中国烹调的厨师,李跃中来到这家饭店就扛起了厨师长的活,手下管着十几个厨工。这家中国饭店生意兴隆,原本可以做得很好,可是因中保两位老板意见不和,最终导致饭店经营一天不如一天,终于关门大吉。
饭店关门李跃中“下岗”了,当时他有了一点小资本,乾脆自己租一间房子,单独开起一家小饭店来。虽然他的饭店不大,但饭菜做得可口地道,生意也还不错,常有当地的要员来光顾,还有几家报社的记者来吃饭。记者觉得李跃中人厚道,饭菜做得也挺有特色,就在报纸上撰文介绍他的饭店,还配上照片。于是在当地,他和他的小饭店就有了一点小名气。
有一次,一家报社的记者和他闲聊,问他一生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毫不掩饰告诉那位记者,他一生最大的人生目标,就是骑车周游世界,并能登上《基尼斯世界大全》,成为世界上骑车到过最多国家的人。这位记者听说李跃中为了实现他的全球旅游计划还未结婚,就在报纸上用调侃的笔锋,刊登一篇文章并附李跃中的照片。文章说,这个中国人,别看他貌不惊人,但雄心壮志不小,他要骑自行车周游世界。眼下他尚待字未娶,希望能有一个保加利亚姑娘同行,以完成举世闻名的壮举。
文章一刊出,电话一个个打来,夹着姑娘照片的信也一封封寄来,弄得李跃中哭笑不得。他要单骑游世界千真万确,而娶保加利亚姑娘为妻,纯属记者开他的国际玩笑。
四、 忍痛卖饭店 潇洒上大路 经过三年半的辛勤经营,已有了一些积蓄,李跃中毅然卖掉小饭店,买上一辆意大利自行车,置上帐篷、修车工具及书籍,便踏上了既潇洒又艰辛,既浪漫又未卜险途的周游世界之路。
骑自行车周游世界,最大的困难不是能不能吃苦,有没有胆量,而是能不能得到各国的签证。李跃中决定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与保加利亚邻国的土耳其,申请签证比较容易,他先拿下土耳其的签证。有了土耳其的签证,他再去敲埃及大使馆的门。办好了埃及的签证,他又来到希腊大使馆碰碰运气。希腊签证一般很难发给中国人,当签证官听说他要骑车穿过希腊到埃及,而他已有了埃及签证,就破例为他网开一面给了他签证。而同时排队在他前面申请签证的三个中国人,虽然又有希腊方面的邀请信,又有翻译人员陪同,却被毫不留情地拒签了。
连拿下几个国家的签证,李跃中有了信心,他乘胜再到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决定闯一闯大英帝国使馆,他早就听说英国的签证最最难拿。来到英国大使馆,他递上护照,讲述了他的旅游计划。旅游签证官问他到英国主要想看什么。李跃中兴致勃勃告诉签证官,他要看泰晤士河、圣保罗大教堂、西敏寺,还要参观海德公园,并去莎士比亚的故乡。提到莎士比亚,签证官问他:“你读过莎士比亚的作品吗?”
“读过,我读过莎士比亚全集。”
签证官有点不信:“你能说出几个莎士比亚的剧名吗?”
“能。《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汉姆雷特》、《威尼斯商人》………”李跃中一口气说出十几个剧名来。
“好,你的申请批准了,下午就来拿签证吧。”签证官对他说。
事后他把这段故事讲给朋友听,他们都说李跃中太幸运了,因为通常申请英国签证,要出示邀请信、担保书、不动产证明,再等上几个星期,还不一定签下来!而他凭着渊博的知识和游世界的一腔热情,拿下了英国签证。他又相继获得了法国、匈牙利、奥地利以及以色列的签证。当他的护照上盖过了十几国签证后,签证对他来说就不再是一件难于上青天的事了,几乎所有国家都向这位单骑侠客敞开了欢迎的大门。 五、 勇斗乌克兰贪警 唇枪舌战犹太人 孤身走天涯,餐风宿露,吃苦受累对李跃中来说不足挂齿,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路途中被敲诈勒索和嘲笑鄙视。
1998年夏天,李跃中从波兰穿过乌克兰到罗马尼亚,400多公里的路程,乌克兰只给了三天的签证期。他每天要赶100多公里的路,其中一天为了在签证期内赶到罗马尼亚,他搭了一段火车。
他花两块美元买了一张车票,谁知上了车旅行途中,一个列车员和两个乘警却向他勒索十块美元的小费。自己凭票乘车,没偷没摸,为何要给小费?正直倔犟的李跃中不给。
列车员和乘警见这个中国人不服从,就打开车门威胁他,如果不给钱就把他扔下车去,边说边对他动起手来。李跃中不示弱,紧紧抓住他们其中一个人说:“如果你们再这样粗暴地对待我,我就和你们同归于尽。”
在与那三个人不屈的撕打中,车厢的玻璃被打破了,但是那三个人没能制服李跃中。火车在一个小站停下,他们暂时松开了李跃中。李跃中知道火车再乘下去,他们是不会放过他的,于是要求下车。但他们却不让他下车,除非他肯交出十块美元。火车又开动了,就在火车刚刚启动的刹那,李跃中突然趁其不备,猛地跳下了火车,但他的自行车和行李却留在了火车上。
他来到车站调度室报警,要求找回他的自行车,警察开始不受理,经一番抗议才答应与火车上联系,并在下一站还他的自行车。一个警察陪他去下一站领自行车,他的行李早已被翻过,因为没有值钱的东西,才没有丢失。他庆幸自行车失而复得,谢了那位警察刚要离去,那警察却说:“我给你找到了行李,请给我十块美元!”李跃中心想:天哪,就是因为不愿被那三人敲诈十个美元,才有刚才一场惊心动魄的撕打,原来你们是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哼,去你的!我身上只有吃饭的钱,没有被勒索的钱!李跃中头也不回推车就走,气得那警察在后面破口大骂。
在以色列旅游的日子,有一天中午,李跃中在一个小公园旁烧开水,四个犹太青年人走过来,用赞赏的口气说:“妙极了,可爱的旅行者!你是日本人吗?”李跃中告诉他们,自己不是日本人,是中国人。岂料那四个犹太人,马上变得很不友好了,其中一个毫不掩饰地说:“我不喜欢中国人!”“喔,为什么?”李跃中问。一个犹太人说:“你们中国人来打工,光知赚我们的钱。”另一个犹太人用责备的口气问:“你为什么不到酒吧买我们的茶水,对你来说会很贵吗?”他用一副富人嘲讽穷人的口吻对李跃中说话。
李跃中冷冷地回答:“是的,酒吧里的茶水的确很贵,我是为了省钱才自己烧水,但是我没有向你们讨钱去买水,没有什么耻辱的。如果说到嘲笑贫穷,全世界人都可以嘲笑,唯独你们犹太人没有权力嘲笑。英语里有一个单词叫“GHETOO”,它有两个释义:一是犹太人聚居区,二是贫民窟。可见犹太人以前有多么贫穷!你们犹太人在历史上,曾被赶出过家园,那时你们流浪到世界各地以贫穷著称,你们到处乞讨,常常只能讨到一口冷水喝。”
四个犹太青年人没想到,这个中国人竟然如此地了解他们的不幸历史,一时无言以对。李跃中接着又说:“我读过一本书,说是有一船的人在海上漂泊了很长时间,靠了很多国家的港口,但是都不许他们上岸,船上已经没有了水和食品。后来这条船到了中国上海,中国海关让他们靠岸,并允许他们上街讨饭,原来这是一船犹太人。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那个年代只有中国可以收留没有签证的犹太人,只有中国人让犹太人上岸乞讨求生。当年你们被德国人残杀,他们用犹太人的身躯做肥皂、皮包!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你们的过去。”四个犹太人听后,面面相觑,灰溜溜地走了。 六、 八次疟疾险些丧命 兵匪抢掠虎口逃生 为了节省费用,李跃中每走一地从不住旅馆。屋檐之下,门廊深处,就是他的营地。一个煤气炉、一只大罐头筒就是他的炊具,自做简单的饭菜以果腹。有时在前不靠村,后不着店的野外露营,常与野兽对峙同眠。
通常的日子里,李跃中以每天80到100公里的速度行进,去年在穿越非洲萨哈拉沙漠时,是他最艰苦的日子。他顶着烈日在40多度的沙漠上艰难跋涉,一天只能行走20公里。恶劣的气候,艰难的行程,使他在非洲旅行的一年半里八次染上疟疾。最厉害的一次是在尼日利亚,他的疟疾因长期不愈,后来转化成了肺炎。就在他感到快要垮下去的时候,幸亏遇到同胞的帮助。他乘车来到喀麦隆中国新华社,新华社记者见他病情严重,立即送他到离首都60公里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在那里他一住就是两星期,天天输液治疗才保住了性命。医生说,如果他再晚来几天,恐怕就失去了抢救机会。
那些天,他的体重明显下降,身体极度虚弱,但是他没有动摇继续周游世界的信心。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一天他走过一个黑人居住区,突然冲出六个黑人抢匪,手持三把刀子围住他。他们上前割断他挂在脖子上的小口袋,抢去里面的钱和护照。六个抢匪行抢后逃去,李跃中不顾一切地追上去大喊:“钱你们拿去,护照还我!”
围观的人都替他捏把汗,在南非被打劫是没人敢反抗的,更没有人敢追抢匪。但在李跃中看来,钱被抢去事小,护照丢了事大,那上面有他到过几十个国家的凭证,这些凭证是他打开下一个国度大门的钥匙,丢了老护照虽可补发一本新护照,但是签证是永远补不到的。六个抢匪见这个中国人视护照如命,他们要了中国护照也毫无用处,就将护照扔掉跑了。
在内战连绵的安哥拉,他更经历了生死的考验。每天走在路上,都能看到路边被打坏和丢弃的军车、坦克,以及十字架林立的墓地。在向安哥拉边界行进中,人们劝告他前面是战争危险区,最好乘飞机过去,不要骑自行车。他说,我是一个外国旅游者,既不支持政府军,也不偏护游击队,不会有大问题。
他进入战争危险区后,果然有一天当经过一个座山头时,突然枪声大作,一伙士兵边打枪边从山上冲了下来,把李跃中团团围住。士兵们先把他从头到脚搜个遍,把他身上所有的钱财搜刮一空,然后把他押上了山。到了山上,士兵们把他带到一个军官的面前,军官的问他是干什么的,当得知他是骑自行车旅游,又走了那么多国家的中国人,不禁肃然起敬。军官让士兵把钱还给李跃中,贪婪的士兵哪肯还钱,但又不敢抗命,就抠抠索索还了他一小部份。那军官留李跃中在军营里过夜,给他吃的饭是军官的伙食待遇。第二天正赶上士兵们打靶训练,李跃中也要求打一枪。一个士兵把枪给他,他也过了一把枪瘾。临走他又向士兵要了一颗子弹,作为安哥拉之行的纪念。那些士兵都伸大姆指,夸他敢走战争危险区,是一条有胆的好汉。
七、免费乘货轮渡大西洋 抵达巴西受同胞欢迎 非洲旅行结束,他决定登陆南美。他打听了一下,乘飞机从南非到巴西,机票要1400美元。这经费足可以骑自行车走十个国家,他舍不得。于是,他到海港打听有没有船到巴西。
有人告诉他,有一家航运公司定期有班轮开往巴西,打听到了这家公司的地址。李跃中走进这家船运公司办公室,接待他的是一位黑人经理。那经理告诉他,船倒是有去巴西的,但只载货不载客。李并不气馁,提出要和船主谈谈。经理答应帮他联系,第二天给回音。翌日,李跃中再去船运公司,经理告诉他,美国的船主来电,要李跃中提供更多的资料,除了要李跃中的自行车照片,还要李跃中在欧洲、非洲的旅行照片,一并传真给美国的老板。
几天后,他得到了船主的答复:免费让他搭乘DINAMARCA万吨轮。船主还给他寄来一件印有该公司标志的汗衫,对他唯一的要求是,当抵达巴西港时,让他穿上这件汗衫在轮船下照一张照片寄给船主。船主还留下他在美国的电话、住址,希望李跃中将来旅游到了美国,到他家里作客。
登上DINAMARCA号,李跃中住的是一个宽大舒适,并有沙发写字台的舱室。这间舱室与船长室隔壁。吃饭时他和船长、大副同桌,享受的是高级船员的待遇。船长是希腊人,对他非常好,临下船还送给他一堆食品罐头。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李跃中来到巴西,为了办签证事宜,他去了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总领馆又介绍他来到南美侨报,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情景。
他在本报逗留的一周里,同仁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对待他,使他心里充满温暖喜悦。他以开玩笑的口吻说,等完成了世界旅行,他就回到巴西来定居,在南美侨报当一名送报生。到那时,他已有十余万公里的单骑纪录,送报工作一定能胜任,保证投递准时无误。这一点,我们所有的同仁都深信不疑。 八、 九万公里的缺憾 笔者呼吁与期盼 单骑侠客李跃中已走过56个国家,行程九万多公里,纵跨四大洲,他的壮举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打破《基尼斯世界大全》的纪录。
在与李跃中的交谈中笔者得知,李跃中的经费省吃俭用,也仅仅够走大约一百个国家,能不能突破周游百国,走遍150个国家,关键是经费的问题而不是毅力和体力。
李跃中的世界之游,得到的第一份赞助是在南非。南非大使馆的领导,听他讲述了一路的辛苦,看到他拖着战胜疟疾后的瘦弱身体走进使馆,被他坚韧的毅力所感动,赞助了他一千兰特。使馆的一秘邓方从自已并不丰厚的工资里,拿出20美元表达了一点心意。随后,南非的华侨得知消息后,也纷纷解囊,赞助他近千美元。
李跃中到巴西的消息传出后,对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市的侨胞纷纷解囊,十几天的时间就捐款折合美元一千三百元。如今带着巴西华侨的鼓励与关怀,李跃中已踏上了去巴拉圭、阿根廷的征程。(年于巴西)
附:
泰国打狗记(年)
泰国狗着实得凶,到公路对面追着咬人,几次我停下车来指着狗主人请他约束一下他的宠物,他们脸上一副懒洋洋的样子,不紧不慢的喊两声,对狗也不起什么作用,事态越来越严重,先是自行车上的包被咬破,一天一条黄狗一口咬在我的鞋帮,情急之下,一脚登在狗脖子上,反作用力把我摔了个大筋斗,左膝擦破了核桃大小一块皮,血也流了下来,那面目慈祥的狗主人老太婆,善良的在水龙头上用一个和我伤口大小相仿的瓶子盖,接了水来送给我,我也不太清楚他她的意思是让我把这水浇在伤口上还是让我喝下去,我也没功夫去分析那许多,一门心思赶快去找卫生院。
这下终于下定了决心,打!在路边捡了一条竹杠,挂在车把上,刚刚走出不到五十米,便有一条大大的黑灰色的猛犬朝我扑来,好像与我有一天二地之仇,三江四海之恨,闷声咆哮,奔腾如闪电,我的竹杠上也凝聚了十数日来对狗的积愤,一腔得怒火,一杠打了下去…
列位,跃中虽然在外漂泊多年,也算得上久闯江湖,但以丐帮弟子之标准来衡量,还真的有距离,原来我竟选了一条朽竹,那一杠打下去时,起码用了有九成的力气,那狗头坚硬无比,把竹杠震得粉碎,手中只剩下十几公分长的一小段,竹屑碎片落满一地,那狗也带着满头的竹屑臬呆呆,愣柯柯站在那里半日不动,也许他正在分析这是否为朱比特发来的一个掌心雷。
这一天下来竟然打了十几条狗,每天如此,几天之后便觉手软。狗是畜生,攻击路人是对主人的效忠,但我又不想成为它的猎物,不战而屈人之狗,在孙子兵法中为上策,之后我见狗冲来便将手中木棍风车般舞几下,呼呼有声,但很少有狗会被这虚恍地招式而吓退。棍子未打在它的头上之前,决不回头。
这个国家也真的应该叫泰国,无论是一群狗围攻无辜路人,还是狗被打得在地下翻滚惨嚎,狗主人们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态,全然不放在心上。
其实狗还是有一定灵性的,它有一定的是非观念,当他它无端攻击路人,被当头一纪闷棍之时,转身便走,一声不响,爬伏于狗窝之中,默默享受它的沮丧与倒霉的自认;另一种情况则不然,一次我把正在想什么心事的一条狗撞了个四脚朝天,走出半里路,还听见他用恰当的不疾不徐的汪汪之声,向路人倾诉着他心中的不平与委屈之情。
来源:路南发布
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