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net专访全球十位在世的

艺术家比特利兹·米拉塞斯,摄影:VicentedePaulo,致谢:白立方

年,艺术家比特利兹·米拉塞斯在她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狭小工作室里接待了时任芝加哥艺术学院策展人的马德琳·基因斯坦女士以及其他几位同样来自顶尖艺术机构的专业人士,之后基金斯坦女士回忆了当时的一个细节,“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们到当地一个饭店坐下吃饭,桌上铺着的塑料桌布有着与她作品一样亮丽缭乱的图样。”

巴西的地域色彩以及传统艺术是米拉塞斯作品中标志性的元素,在艺术中翻滚的全球化浪潮就这样将米拉塞斯推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年她参加了卡耐基国际艺术展,此后她的展览简历迅速国际化,年后她出现在利物浦泰特美术馆和纽约MoMA的展览中,年她代表巴西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她的作品被纳入全球顶级美术馆的收藏……今日,艺术市场将她加冕为全球“十位在世的最贵女艺术家”之一。

然而,在这些到来之前,米拉塞斯同样经历着年轻艺术家的寂寥。米拉塞斯生于年,她的艺术风格可以溯源到后现代主义时期“图样装饰运动”的纯粹美学,但是80年代的巴西正在挣脱着右翼军人独裁统治,既不包含政治诉求,也不声辨立场的“图样装饰运动”自然受到冷落,即便它是试图寻求周遭的美和愉悦来表达着另一种不算激进的生活哲学主张。

同所有闭塞的艺术环境一样,米拉塞斯只有通过出国旅行才能看到20世纪艺术大师的绘画,其中包括马蒂斯和蒙德里安。他们给予了她重要的影响,使她能够像构成主义者那样把色彩当作构图工具来用,同时米拉塞斯的拼贴作品与马蒂斯通过剪纸艺术来试验色彩关系的做法是一脉相承的,对于西方观众而言,米拉塞斯既属于巴西,也属于他们所熟悉的几何抽象。她的兼容并蓄就像另一位巴西女艺术家塔西拉·多·艾玛拉的“食人族”主张一样,是一种文化并吞的现代主义策略,事实上,米拉塞斯也多次强调艾玛拉对她影响至深。但米拉塞斯的艺术还包含另一重维度,那就是与欧普艺术的联结,其中光效应绘画的奠基人布里奇特·赖利便是她反复提及的名字,关于这点,最好的说明方式就是引用以下这段自述:“我想带出一连串的视觉动作、另人不安的东西,我想带来一些当你看见的时候眼睛会受影响的画面。你不会找到整个构图的真正重心,而你的眼球总在不停地转动……这样,我才觉得你在跟整个世界沟通。”

比特利兹·米拉塞斯,《游》,纸板剪纸拼贴,x厘米,年,?比特利兹·米拉塞斯,图片:Motivo,致谢:白立方

巴西民艺与大自然

Q:  您作品中的那些生机勃勃的图像让人想到巴西传统民间艺术,您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亲近民间艺术呢?您会经常去某些特定的地方收集创作材料吗?

A:  现在很少去了,最早在艺术学院创作第一批作品的时候,我所用的布料都来自嘉年华商店,买服装、民间布织等等,然后加以裁剪,粘贴到画布上,再涂抹颜料。但那是最开始的阶段,当我开始用移转技法以后,就不再用那种方法了。民间艺术家和部落艺术家一直是我感兴趣的群体,他们创作出这类艺术,我欣赏他们的作品及其意义。他们使我感到了作为艺术家的激情。有时候我也会给自己买这些民间艺术品,买相关书籍来看,去美术馆参观这些艺术。大部分时候我对外界的影响产生灵感的反应都是瞬间的,而每当我试图去作更深的研究或者在绘画中应用真实题材或主题的时候,却总是无法成功。我得用想象力来工作,必须与这些外在影响保持一种鲜活的交流状态。

Q:  从您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大自然的热爱,您的工作室也紧挨着一个植物园,这次即将展出的作品更是体现了这点,能谈谈大自然对您意味着什么吗?您最喜爱的植物是什么?

A:  我现在发现其实我很需要亲近自然,这就是为什么里约热内卢,那个我在其中出生和生活的城市,我安置工作室的地方,对我如此重要,在那里,海洋与森林环绕着葱郁的大自然。我的工作室隔壁就是植物园,典型的热带植物生长繁茂,然而,直到最近我才开始观看这些花卉植物,从中找到灵感,而以前在我的作品中出现的花朵与植物的形状其实并不来自真实的自然界,而是来自应用美术和装饰艺术。很有趣,事情就这样产生了交叉。我觉得有时艺术家的需求并不等同于其艺术的需求,反过来也是一样。所以当我们谈论真实的自然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是我作为一个人需要什么,而我的创作可能并不需要这些。我最爱的植物是肉质植物,仙人掌之类。

比特利兹·米拉塞斯,《卡迪维奥花园》,纸板剪纸拼贴,76x50.5厘米,年,?比特利兹·米拉塞斯,图片:Motivo,致谢:白立方

数字时代与艺术

Q:  迈阿密佩雷斯美术馆2月落幕的展览“植物园”是您在美国举办的首个重要回顾展,它让观众能直接观看到您的作品,与通过电子屏幕观看的经验相比,肉眼近观意味着更高的品质和更多的细节,像您的作品就包含大量的手工痕迹。

A:  总体来看,对于绘画这种媒介,观看者需要亲身去了解创作过程、肌理、实际用色以及制作方法,这是无法取代的经验。大部分画家的作品都很难借助图片来观看,因为即使今天有数字化的图像品质,作品仍然会显得太扁平,你无法看到画面上的实验,层次和材料性。同样还有尺寸问题,这点极为重要,因为当你看作品图片的时候,你往往会想作品原来的大小是怎样的。由此得出的体验就变了,因为对一幅作品来说,构图、概念和尺寸一起组成了作品的出发点。没有这些信息,对整个作品的理解就大打折扣。

Q:  如今很多艺术家运用图形制作软件或者机器来创作,对此您怎么看?

A:  关于电脑软件,如果艺术家把它当作工具用,拿它来形成某种概念,这没问题,但我不认为它真的可以取代工作室里亲身创作的经验,以我为例,用那种方法来构图或定主题,来绘画或做其他任何环节,那绝对不可能。我需要面对真实的东西,实实在在的尺寸,通过这些来考虑怎么做作品。我没法跳过这一步,去借助一台电脑,然后复制它生产的图像。当然,任何画家都不可能这样创作,除非这背后有个观念来支撑它。

比特利兹·米拉塞斯,《黄色的阳光》,,综合材料(纸板剪纸和丙烯颜料拼贴),x76厘米,,?比特利兹·米拉塞斯,图片:PepeSchettino,致谢:白立方

时尚与名声

Q:  您运用的现成品材料有的来自商业世界,比如商品包装、糖果纸等等。在您用这些材料创作出了作品之后,时装设计师又基于您的作品图案来创造新的时尚,这很有意思。

A:  设计在我眼里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历史上的时尚设计常以十年为分割期。有意思的是到后来,时尚设计师们开始对艺术发生兴趣,形成了周期循环,彼此互哺的关系。

Q:  您成为世界上“十位在世的最贵女艺术家”之一,这对您意味着什么?

A:  在我看来,这并没有改变我每天在工作室的日常状态,我的生活也没有因此发生变化。然而,从巴西艺术史的角度来看,对我这一代艺术家而言,在拍卖场或者艺术市场上达到一定的价格,尤其是作为一位女性,这还是第一次。或许对于今后的艺术家这有着开启意义,就此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比特利兹·米拉塞斯首个香港个展将于3月13日在香港白立方画廊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30日。

文、采访:戴伟平,校对:品毓

artnet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姣旇緝濂戒笓绉?
鐨偆鐥呮渶濂藉尰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kinghoo-ind.com/btxs/2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